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文化传承青春担当③ | 索伦万象溯痕解密实践小队:解码文化

发布日期:2025-07-2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响应“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的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索伦万象溯痕解密实践小队奔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开展了一场深度的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7月17日上午,索伦小队经当地团委联络,走进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深度感受达斡尔族的祭祀文化与多元风情。

乘观光车穿行于历史遗址,首入北方民族萨满文化展示馆,系统领略了萨满服饰的独特、仪式的庄严、歌舞的艺术魅力,以及古老的民间医药、自然崇拜与敖包文化,感受其深厚底蕴。

作为 “中国曲棍球之乡”,莫力达瓦的体育文化令人振奋。队员们通过实物遗存追溯曲棍球起源,从早期桦木球棍、兽皮球的形制演变,明确这项运动的民族渊源;同时参与模拟对抗、基础技法练习,亲身体验其竞技魅力。

园内展示的颈力、摔跤、扳棍等传统体育项目,各有明确竞技规则与器材要求:颈力比赛用皮质拉绳,摔跤需着特定护具,扳棍以硬木为器械。这些项目的展示与体验,直接呈现民族在体能对抗中展现的力量与技巧,闪耀着勇武精神。

非遗是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在非遗展示馆,鲁日格勒舞的灵动、“乌春”的醇厚叙事、“扎恩达勒”的悠扬山歌,以及精巧的木库莲、围鹿棋、猎刀、哈尼卡纸偶与摇篮,无不凝结着达斡尔人的生活智慧与艺术匠心。

萨满文化源远流长,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北方民族萨满文化:从独特服饰、庄重仪式,到融文化与艺术的音舞、民间造型艺术,再到古老民间医药、自然崇拜与民俗,以及敖包文化,无不彰显其厚重深邃。

队员们深入了解到,作为依山傍水的民族,达斡尔族每年农历六月廿八欢庆“斡包节”,以盛大祭祀祈求风调雨顺。民俗园的狩猎林区作为文化“活化石”,其遗迹、工具与加工场景,无声传递着“逐水草而猎”的历史与“取之有度、敬畏自然”的古老智慧。对当地玛瑙开采与精湛技艺的探访,更让队员们惊叹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

达斡尔族民俗园的林子是狩猎文化的“活化石”。这片曾为核心狩猎场的区域,留存着先民布设陷阱的痕迹、追踪兽群的路径,天然草木形成的隐蔽屏障与原生鸟兽种群,构成狩猎活动的生态基础。园中狩猎工具、兽皮加工场景等,呼应着“逐水草而猎”的过往,承载着“取之有度、敬畏自然”的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