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烽火记忆青春同行⑤|苏城传薪实践小队:回溯姑苏烽火,传承红色薪火

发布日期:2025-08-02    作者:     来源:     点击:

青春向党,薪火相传。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苏城传薪实践小队奔赴苏州,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开启以“烽火记忆,青春同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于历史深处汲取力量,在时代潮头践行担当。

初心启程:一场与百年历史的相遇

七月的姑苏,暑气挡不住追寻红色足迹的热忱。在指导教师庞文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这片曾见证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青年点燃江南革命星火的土地。此次实践以“烽火记忆,青春同行”为主题,既是回望历史,更是追问青年使命:百年后的我们,如何接过先辈的接力棒?

全体队员合影

雪松之下:读懂守望的力量

一踏入场馆,百年雪松映入眼帘。这棵乐益女中校长张冀牖亲手栽种的古树,是旧址仅存的历史遗存。它曾为秘密支部会议遮风挡雨,见证侯绍裘、张闻天等青年在此点燃理想的熊熊火焰,开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这不仅是树,更是守望者,用年轮记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

百年雪松

誓词声中:跨越时空的承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红色展墙前,队员们举拳重温入团誓词。百年前,青年们在此立誓“创建青春之国家”;如今,誓言与先辈赤诚遥相呼应。

展厅深处:看见青春模样

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诞生,离不开叶天底、侯绍裘、张闻天三位青年的热血奔涌。在那个内忧外患、暗夜沉沉的年代,他们以青春之躯冲破迷雾,将革命火种播撒在姑苏大地,为这片土地注入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

侯绍裘:“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

作为支部创建的核心力量,侯绍裘怀揣着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1924年,他应乐益女中邀请到校任教,以讲台为阵地传播进步思想。此后,他投身国共合作,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务委员兼中共党团书记,在复杂政局中坚定践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统一战线工作。1927年,面对反革命政变的屠刀,他拒绝屈服,最终慷慨就义,用生命践行了对“最大幸福”的承诺。

叶天底:“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

这位浙江籍青年以钢铁般的意志投身革命。早年在浙江参与新文化运动,1924年参与创建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成为支部重要骨干。他深入青年与学生群体,用通俗的语言宣讲革命真理,让“为理想而战”的信念在姑苏青年中扎根。即便后来身陷囹圄,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挺直脊梁,用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诠释了革命者宁死不屈的气节。

张闻天:“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带着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张闻天在苏州独立支部的活动中,以深邃的思想点亮前路。他与其他先驱一道,在乐益女中的雪松之下秘密集会,分析时局、传播马克思主义,让进步青年看清“理想生活”的方向——不是独善其身的安逸,而是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他的宣讲如明灯,让更多人明白:唯有打破旧世界,才能迎来真正的光明。

队员正观看红色微电影

薪火不灭:青春永远在路上

参观结束围谈坐话,指导教师就此次参观对队员们进行深度教育。正如指导教师所言:“红色实践是起点——让历史照亮前路,让青春不负时代,才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队员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

走出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雪松的影子被夕阳拉长。百年前青年们点燃的星火,如今已燎原成时代光芒。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先辈为镜,把红色基因融进血脉,用青春力量续写华章。苏城传薪,步履不停,下一站,我们继续追寻烽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