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文化传承青春担当⑦ | “边城灵韵”萝北文化实践调研团:稻垄普青卷,荒丘铸赤魂

发布日期:2025-08-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曾经的荒原莽莽 风卷雪霜漫过膝头

青年垦荒者踏碎冻土 把热血种进黑土

镐头叩开冰封的黎明 汗水浸润龟裂的土地

他们在荒原上栽下第一株稻秧

也栽下“向荒原要粮仓”的誓言

稻浪翻滚成碧色的海

昔日的“北大荒” 已是稻菽千重、沃野流金的“北大仓”

01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

7月21日上午,文法学院“边城灵韵”萝北文化实践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进行调研参观。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件件实物展品与历史影像展现了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壮阔历程。馆内陈列的垦荒工具、队员日记、老照片等珍贵资料,还原了20世纪数千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萝北县等地披荆斩棘、开荒拓土的奋斗场景,直观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

垦荒精神,是青年志愿者用热血与担当写就的精神坐标。它以“艰苦奋斗”为底色,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挥镐破土,搭建家园;以“勇于开拓”为锋芒,向荒原要良田,将发展的眼光融入对生态的守护;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核,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用青春换来了黑土地的丰收与希望,书写生态文明的历史长歌。

02 共青农场·稻田画

如果说纪念馆是对垦荒精神的初步回望,那么共青农场的稻田画,则是垦荒精神的当代注脚。站在共青农场观景台,稻田画如巨幅画卷铺展,稻青与彩绘勾勒出垦荒场景与生态图腾,风过处,稻浪翻涌成流动的诗。俯身轻嗅稻香,仿佛触到了黑土与青春共同呼吸的韵律。这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态智慧的具象。

昔日垦荒者种下的“生存”,如今已生长为“共生”——每一株稻穗都在诉说:对土地的敬畏,才是最美的笔触。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是发展的指引,也是传承的责任。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这些地方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践行绿色理念,让生态之美与人文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