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根植凉水绿脉长歌⑤|根植凉水队:走一段“来时路”,寻一方青山故事

发布日期:2025-08-0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践行生态报国使命,深挖凉水实验林场绿色发展脉络,传承东林人艰苦奋斗精神,根植凉水小队于7月18日来到凉水实验林场。在实地考察与文献收集的过程中,探寻林业足迹,体悟先辈之不易。

探馆寻踪 对话标本

凉水实验林场始建于1958年,地处小兴安岭山脉南麓。是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而凉水实验林场标本馆始建于1962年,其收录了12.6万份的植物标本、3200件动物标本、8.7万号昆虫标本以及1.2万份菌物标本。其中完整的小兴安岭植被类型标本为本馆的特色收藏。其对学校的科研价值也不容小觑。

根植凉水小队抵达凉水实验林场后,便跟随老师,开启了一场标本寻踪之旅。

(凉水实验林场)

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标本馆的植物标本与动物标本。在馆内,队员们仔细观察着各类标本。通过老师的介绍,大家了解到每一份标本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这些标本不仅记录了小兴安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东林人几十年来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不懈努力。队员们认真记录下的每一个细节,也为后续的场史编撰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团队成员参观动物标本馆)

(团队成员参观植物标本馆)

去芜存菁 档案求真

在参观完凉水实验林场标本馆之后,队员们便开展整理档案的工作。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队长将此工作细化成三个环节,两两一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第一组负责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将重复、无效的信息剔除;紧接着,第二组则专注于核对历史数据,确保每一份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队长承担文字整理的工作,将庞杂的内容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文档。

(团队成员认真分析数据)

(团队成员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

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档案材料,队员们不仅需要辨认手写稿中模糊不清的字迹,还要结合多方来源交叉验证信息的可靠性。但为追求档案的真实性,队员们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

(团队成员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

鉴往知来 再度寻忆

“每一份档案都是生态的年轮,每一次考察都是与自然的对话。”此次的凉水之行,队员们不仅收集到有关林场的宝贵资料,也在翻阅每一份档案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东林人的汗水与接力。一份接力,一份传承。每走一段“来时路”,这个关于林场与东林人的故事也更加娓娓道来。虽然凉水之行结束,但寻找那段记忆的脚步却从未停下。接下来,队员们将聚焦带岭,再度寻找那段“来时路”,聆听那段林业人的璀璨故事。

(团队成员在凉水山实验林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