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纪事 带岭寻踪
2025年7月20日清晨,天色尚青,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蜿蜒的山路。绿脉长歌社会实践小分队从凉水实验林场乘大巴缓缓下山,车窗半开,扑面而来的,是微携山间凉意的林木清香;窗外的松林浸在雾里,远看如一片青墨色的海,雾气在林间游动。富有生命力的绿意如电影般一帧一帧地从眼前飞速掠过,他们很快便抵达坐落在山脚下的小镇——带岭镇。
(带岭镇) (主要人物采访地)
晨雾对谈 岁月回音
在林场老师的引荐下,小组有幸采访到凉水实验林场的前副场长——刘传照先生。“我是1973年来到凉水实验林场的……”刘老先生的讲述好似一柄温润的玉尺,轻轻叩开岁月的木匣,将往昔岁月的胶片一帧帧熨开在听众的眼前:从原带岭林业实验局第二伐木林场到凉水实验林场,再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才培养教育实习基地——这是我们国家的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现实缩影,林间锯斧轰鸣化作科研的键盘声,不变的是莽莽林海对祖国的深情守望!在刘传照老先生的推荐下,绿脉长歌社会实践小分队又陆续采访了许多履历丰富的林场职工干部们——刘传照、邵宝山、姜鹏阁、高秀杰、李兆菊、刘天旭、桑作兴……前辈们即使早已年逾古稀,双眸不再透彻清亮,但谈及林场往事,仍可见其年轻时躬耕林海的风采绰绰。他们以个人的工作生活为切口,为队员们开辟了一个看待林场发展更有趣、更平易近人的视角——从冬天烤的香喷喷窝窝头,到林场职工们亲力亲为建成的宿舍楼,再到响应国家政策保护林区的集体搬迁……前辈们记忆里的点点滴滴构成了队员们对林场更具象化的认识。凉水实验林场育林也育人,它是代代林业人用一生去热爱、守护和建设的家园,更是东林学子们在森林里的家!
(队员进行采访) (队员进行采访)
青山不负 薪火相传
“看见林场越来越好,我们现在很满足,学校和党组织也都很关心我们,希望你们下一代人前程似锦,为林场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每一位接受采访的林业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们的美满是对后辈们最大的鼓励,将青春献给林业,为共和国筑起绿色长城,林场不会辜负他们的坚守,祖国看得见他们的付出,我们也将永远以他们为榜样!
(全体队员与林场前辈的合影) (全体队员与林场前辈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