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东林同行,文法同向。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以来,文法学院共派出61名“小绿叶”参与到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之中。其中包括1名志愿者主管、1名开闭幕式引导员、1名服务接待人员、1名场馆团队建设人员、55名赛事侧志愿者及2名城市侧志愿者,涵盖开闭幕式、随车服务、冰球馆、冰壶馆、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机场、亚布力赛区等18个点位,为亚冬会顺利举办贡献了文法力量。
来时冰雪,去时春。文法“小绿叶”们踏冰雪而来,以热情服务温暖冰雪之路,以专业素养护航亚冬盛会,以奉献坚守展现青春风貌。他们是亮相世界的中国“门面”、是亚冬通途的“守护者”、是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的“好帮手”……他们投身于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之中,生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向世界彰显属于东林青年、文法学子的最佳风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冯晓云
亚冬会期间,作为主媒体中心的志愿者,我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身份卡的激活,坐在进入主媒体中心的第一道防线,帮助进入主媒体中心的媒体工作者、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顺利激活他们的身份证件。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是确保主媒体中心安全进入、亚冬会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与各类人员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亚冬会所倡导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
在白茫茫的雪天里,“蓝精灵”们的付出给冬日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我也很开心能够为亚冬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经验,也是一段暖心的冰雪世界的记忆!
唐先玉
第一次作为国际赛事的志愿者,从2号到15号,由一开始焦虑的睡不着觉,担心怎么跟队伍沟通,怎么做好队陪的工作,到最后跟队伍融为一体,获得队伍的认可,真的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每天陪着队伍训练、比赛,慢慢的感情也在加深,大家从一开始的各种拘谨,到后面互相开玩笑,结束行程后互相告别,真的很让人感动,更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语言沟通有时候并不是交往的障碍,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其实刚开始看到队伍时感觉大家都很严肃、不苟言笑,后面才发现大家都是面冷心热。
在一开始的培训中,老师说只有极少极少的队伍会主动想和队陪合照,所以从一开始到最后从来没想过会拥有合影,但万万没想到在最后一天领队会主动和我们说要一起拍合照,还送了队伍人手一顶的帽子,在当时感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真的真的非常感动,好像自己也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
在这次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友好,在哈体院的三位老师也是非常优秀负责。每天和其他队陪还有很多小伙伴们的互帮互助,忙里偷闲一起唠嗑,也是非常有意思。也要感谢我们的司机叔叔,每天行程结束后都送我们回学校。
这次工作过程中虽然有诸多困难,但最后也是圆满结束啦。对于自己来说,这次人生非常有意义且特别的一次经历。
董玉格
作为一名亚冬会冰球馆志愿者,我有幸在这场冰雪盛会中,用青春的热血和真诚的微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提供服务。初到场馆我怀着紧张、期待与忐忑的心情,但我坚信我能做到更好,我会尽我所能为运动员提供帮助与服务。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成长,更见证了友谊与温暖的传递,运动员对我的肯定与微笑不仅是对我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青春奉献的最好见证。能够参与亚冬会的志愿服务,是我一生荣幸。
黄天瑶
一次亚冬行,一生亚冬情。从得知有机会参加亚冬会志愿者选拔之时起我就一直为此做出努力,不仅去了解亚冬会知识,更去学习志愿者的精神,也包括积极的参加培训,这些准备让我在真正的服务期间可以更好的为赛事服务。同时,通过这次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每次服务后大家的笑脸和感谢更是我一生难忘的财富。冰雪同心,亚洲同梦的口号不是一句空谈,其中蕴含的精神也将印刻在我心中,为我今后的人生增加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