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东林同行,文法同向。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以来,文法学院共派出61名“小绿叶”参与到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之中。其中包括1名志愿者主管、1名开闭幕式引导员、1名服务接待人员、1名场馆团队建设人员、55名赛事侧志愿者及2名城市侧志愿者,涵盖开闭幕式、随车服务、冰球馆、冰壶馆、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机场、亚布力赛区等18个点位,为亚冬会顺利举办贡献了文法力量。
来时冰雪,去时春。文法“小绿叶”们踏冰雪而来,以热情服务温暖冰雪之路,以专业素养护航亚冬盛会,以奉献坚守展现青春风貌。他们是亮相世界的中国“门面”、是亚冬通途的“守护者”、是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的“好帮手”……他们投身于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之中,生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向世界彰显属于东林青年、文法学子的最佳风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王卓月
作为一名亚冬会的运动员队伍陪同志愿者,我被分配的任务是在泰国女子冰球队,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各种与竞赛有关的沟通联络服务,就参赛队伍的各方面竞赛事务与哈尔滨亚组委竞赛组织团队以及其他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
岗前培训中,竞赛部的老师告诫我们作好队伍陪同的关键在要时刻将自己看作是竞赛队伍的一份子,这样才能敏锐感知到运动员及其他随行人员的需求,并及时作出应对反应。在顺利与泰国女子冰球队伍对接后,我逐渐认识到这份志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仅在于对比赛流程和竞赛场馆内路线设施分布的高度熟悉、与外国友人进行跨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更在于对赛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项的应对与解决能力。每日在岗期间除了完成为往返场馆的队伍成员联系出行车辆、协助队伍与场馆各领域交流协调、保证队伍的补给品充足等常规工作外,我以及其他队培岗的同事必须时刻准备处理参赛队伍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为女子冰球赛事的平稳推进尽自己的力量。记得一场小组赛的最后五分钟里,在比赛场地出口处等待引导运动员撤离的我通过站岗同事得知泰国队的一位教练和队医提出需要立刻前往某地点看望伤员的要求,在迅速赶到二位身边询问具体事由和地点后,我判断了该事项的紧急程度并立刻与场馆内相关人员沟通申请启用备用车辆。在比赛结束时,我已经将两位泰国成员送上车辆,可以接着进行带领运动员按照既定路线返回休息室的流程性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心有余悸于当时时间的紧迫性,但同时更加感慨于比赛场馆设施的齐全、与竞赛部同事交流的默契和高效。
队伍陪同岗位锻炼了我的多方面能力,辛苦的同时更为我带来了感动。队陪岗的所有志愿者都以热情周到、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待各国运动团队,团队成员同样以亲切友好的态度回馈我们的协助。我们日常交流的话题从对竞赛事项的安排,逐渐扩展到对附近旅游胜地的感想和每日换到精美奥运徽章的惊喜心情。再送别泰国女子冰球团队的前一天,运动员赠与了我代表她们着国家特有文化的纪念徽章,我也同样回礼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龙纹徽章。
感谢能有机会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进国际赛事,可以通过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熟悉一项体育运动、感受一种体育精神。很高兴在十天工作中能和很多负责能干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坚守,祝贺哈尔滨亚冬会已圆满成功!
勾宇晗
在亚冬会期间,我有幸成为一名礼宾部门的志愿者,这段经历如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不仅让我深刻理解了礼宾工作的重要性,更在心灵的深处播下了责任与奉献的种子。
作为礼宾部的一员,我的主要职责是接待各国官员和随队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和贴心的服务。从最初的紧张与生疏,到后来的游刃有余,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的锤炼。每一次成功的接待,都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和细致的前期准备。我们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用微笑和专业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尤其是当休息室人多的时候,协调好每一个人的需求,为每一位贵宾提供暖心的服务就变得极具挑战性,这不仅考验了我的观察力和耐心,也培养了我的协作能力,在负责人的带领和志愿者的配合之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为亚冬会的顺利举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能够亲身参与这样一场国际赛事,这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礼宾岗位上,我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引导、每一句问候,都可能影响到宾客对亚冬会乃至东道国的整体印象。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国运动员因为迷路而显得焦急不安,我迅速上前用英语询问情况,并耐心地为他指引路线。当他顺利到达目的地并回过头来向我表示感谢时,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如何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奉献,更是一种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志愿服务的精神,用我的热情和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责任与担当。
钟沐仡
哈尔滨太平机场是本届亚冬会重要的交通枢纽,累计抵达客户群2911人次、离开3646人次、涉亚人员行李9800件。机场抵离服务是开始最早、过程最忙、结束最晚的一项攻坚服务。
钟沐仡同学毅然决然的参与到抵离服务当中,不管是1月20日-1月26日的全流程演练,还是1月27日-2月17日的抵离服务正式开展,她都全程参与,从未离岗。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是阖家团聚的日子,钟沐仡同学仍然坚守在机场,用心为每一位抵达的旅客服务。2月15日,涉亚旅客离开人次达到高峰,一天之内需要送离1072人次,任务十分艰巨。钟沐仡同学勇挑重担,主动支援,亚组委抵离指挥中心授予她“挺膺担当奖”荣誉称号。
钟沐仡同学的具体工作是为抵达机场的OCA、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媒体以及技术官员提供抵离赛场或住地的引导乘车服务。这项工作需要提前了解航班信息,熟记车辆线路和相关地点的英文名称。接到客户时,需要引导客户到冰上/雪上休息区落座,记录客户的身份信息、目的地,解决客户的临时需求,及时引导其带好行李乘坐对应车辆。不仅要实现“涉亚旅客-工作团队-司机”的三方沟通,更要完成多语言沟通,任务十分艰巨。钟沐仡同学在工作中用微笑架起沟通的桥梁,热情与参赛人员沟通交流,及时顺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表现优异,荣获抵离运行团队“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钟沐仡同学和林大交通专班志愿者团队的小伙伴们相互配合,为涉亚旅客提供了优质服务和个性保障,用心打磨每一个服务环节、严格把控每一个服务流程、用情抓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团队实现了“零落客”、“零丢失”、“零投诉”的优异成绩,让参赛参会的涉亚旅客对哈尔滨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难忘的“最终回忆”。
回顾整个亚冬会志愿经历,钟沐仡同学说:“一生中能够代表学校、代表哈尔滨、代表国家的机会不多。能够穿上“志愿蓝”,微笑迎接各国来宾的经历更是十分难得、绝无仅有!我会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志愿经历,继续努力深造,争取未来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