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珊
很荣幸成为亚冬会冰球馆注册制证的志愿者,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和谐共融的体育精神。
从报名亚冬会,到一面二面,再到最后正式成为一名亚冬会志愿者,这其中有紧张,有迷茫,但最后更多的是骄傲。作为冰球馆注册制证工作人员,我们的主要职责是为所有参与冰球赛事的运动员、官员、志愿者以及媒体人员制作临时通行卡并进行证件激活。看着每一个丢失了证件的人重新拿到自己的证件,情绪由急躁变为轻松,我们的内心真的非常高兴,能为大家解决问题。在制证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制证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信息收集、审核、制证、发放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注册办公室里经常充满忙忙碌碌的人,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大家会一起看比赛,关注赛事,感受体育竞技精神。
此外,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接触,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体会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更体会到了中华体育文化中和谐共融体育精神的含义。
最后,这段志愿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大型国际赛事背后的复杂性和挑战。亚冬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无数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和努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骄傲。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婷婷
来自文法学院2023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刘婷婷非常幸运能成为哈尔滨冰球馆的注册制证志愿者,身为注册助理和注册制证B组小组长,负责冰球馆临时通行证的登记制作等工作。刘婷婷认为:能成为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志愿者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我这一生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能代表我的祖国”。她一直带着这样的信念,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既要保证每个临时通行证的制作正确率还要保证速度,她全力以赴的完成了这项工作,展现新时代东林青年的青春风貌和使命担当。
一、坚守岗位,细致入微
冰球馆是亚冬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进出。临时证是保障场馆秩序和安全的重要凭证,而刘婷婷所在的注册制证岗位则是确保每一位进入场馆的人员都能顺利获得证件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影响赛事的正常运行。
刘婷婷深知这一点,从第一天上岗起,她就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检查设备、整理材料,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制证过程中,她不仅要快速准确地录入信息,还要仔细核对每一位申请人的身份,确保万无一失。为了提升效率,她还主动学习了多种语言的基本问候语,以便更好地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会人员服务。
二、暖心服务,传递温度
一次值勤中,一位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非冰球项目的运动员和两位来自科威特的冰壶运动员需要临时进入场馆,情况比较紧急,时间较少,刘婷婷得知情况后,沉着冷静,胆大心细,以最快的速度核实相关信息,并迅速制作了临时通行证,及时解决了运动员的需要。
还有一次,一位安保人员的证件信息出现了错误,导致无法进入场馆。当时距离比赛开始仅剩不到一小时,他焦急万分。刘婷婷得知情况后,立即核实信息,并迅速重新制作了证件。他感动地说:“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真是帮了大忙!”刘婷婷只是微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截止目前,刘婷婷已经制作了100多个临时通行证,服务国内国外近百位人员,均得到好评,充分体现新时代东林学子的风范。
三、无私奉献,展现担当
刘婷婷的无私奉献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还体现在她对团队的关心和支持上。身为组长,每天清点成员数量,与领域负责人沟通,带领成员完成工作等等。每当有成员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她说:“大家都很辛苦,我能多分担一点,团队的压力就会小一点。”
四、青春风采,使命在肩
刘婷婷的故事只是亚冬会志愿者团队的一个缩影,但她的行动却生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真谛。她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了每一位参会人员,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青春风采和使命担当,不仅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也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
正如刘婷婷所说:“能够参与亚冬会,是我的荣幸;能够为冰雪盛会贡献力量,是我的骄傲。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青春的意义在于奉献,而奉献的价值在于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在冰雪的舞台上,刘婷婷和她的志愿者伙伴们用行动书写了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亚冬会的记忆中,成为冰雪盛会最温暖的底色。
宋季桐
从报名参加亚冬会志愿者选拔的那一刻起,宋季桐就满怀期待,内心充满了对参与这场国际体育盛会的向往。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培训,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亚冬会志愿者,为亚冬盛会的举办贡献力量。
在本次亚冬会中,宋季桐在北大荒国际饭店担任健身服务助理一职,为来到健身中心健身的运动员提供服务。日常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为运动员提供指引、解答运动员的问题、检查健身器材是否正常运行以及管理和发放健身用品,确保物品的充足和合理使用等。诚然,日复一日的服务工作难免枯燥,但在志愿服务期间,宋季桐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展现了东林青年的青春担当。
在和外国运动员交流的过程中,宋季桐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体现了运动员们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突破自我,用拼搏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体现了各国人民怀着真诚与热情,以体育为纽带,促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期待。除此之外,宋季桐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学校的志愿者伙伴们,他们常常在一起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志愿者生活的酸甜苦辣。
此外,在2月7日亚冬会开幕式举行当晚,宋季桐按照运动员村的统一安排,为参加开幕式的哈萨克斯坦代表团的部分成员提供指引服务。在冰天雪地里,宋季桐虽然身着单薄的冲锋衣,但是始终感觉心里暖暖的。无论是运动员们脸上充满期待的笑容,还是他们的一声声“thank you”,都让宋季桐深刻体悟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在开幕式举办当晚,宋季桐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虽然她无法亲临开幕式现场,感受那震撼人心的氛围,但她用坚守诠释着东林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亚冬盛会的旅程中,宋季桐虽然只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但全体志愿者的力量加在一起就会汇成强大的合力,以点点志愿微光,点亮亚冬盛会。在这个特殊的冬天,宋季桐在健身服务的岗位上,用行动与坚守诠释了勇气、坚持与爱的故事,为亚冬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向世界展现了东林青年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