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冰雪同梦 志愿同行 | 文法“小绿叶”亚冬会志愿服务风采展示④

发布日期:2025-02-22    作者:     来源:     点击:

樊馨月

志愿微光,闪耀亚冬

作为一名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能参与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志愿服务,我深感荣幸。在哈尔滨市冰球馆的注册与制证岗位上,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大学生活的道路,让我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岗位工作的日常忙碌而充实。每天,我和小伙伴们早早来到工作区域,调试设备,检查证件制作材料,确保一切准备就绪。制证的流程需要高度的专注,从身份信息的仔细核对,到登记、制证,每一步都不容有失。

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次,一位来自国外的运动员神色焦急地来到我们的工作台前。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加上焦急的情绪,表达有些混乱。我努力平复他的情绪,耐心倾听他的问题。原来他不小心把通行证弄丢了,第二天还有重要的比赛。我立刻按照流程,帮他快速补办证件。当我把新的通行证交到他手中时,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我说:“谢谢,你们太贴心了!”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成就感。

还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员因为临时有紧急任务,需要加急办理通行证。我们团队迅速协作,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加快办理速度。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审核信息,有人负责登记制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他拿到了通行证。他离开时,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那简单的一个动作,让我们一整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志愿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遇到难题时,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工作疲惫时,彼此加油打气。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鼓励,都让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

这段志愿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它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让我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也让我更加懂得责任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能在这样的国际赛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无比自豪。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继续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展现当代青年的朝气与担当。

陆海月

陆海月是法学专业2022级3班的学生,在第九届亚冬会担任交通物流指挥中心团队的随车服务志愿者。在这段充实而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中,她收获颇丰,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她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核对乘车人员信息,确保每一位乘客都能顺利乘车;维护车内秩序,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解答媒体记者的咨询,为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且协助处理突发情况,保障乘车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作为首批上岗的主媒体至竞赛场馆线路的随车志愿者,陆海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记者媒体的体验。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她认真体会工作要点,将注意事项、沟通技巧等内容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近千字的工作笔记。不仅如此,她还主动与同伴分享了相关内容。

在工作过程中,陆海月积极记录工作日常。她和同组志愿者一起拍摄的工作视频素材,生动展现了随车志愿者的工作状态和奉献精神。其中两段视频素材被东林团委采用并发布,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志愿者们的付出和活力。

除了日常的服务工作,她还主动报名参加了机场抵离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她服务了13名哈萨克斯坦的雪上运动员。尽管工作辛苦,但她始终保持着热情和耐心,为运动员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在亚冬会期间,陆海月累计服务班车2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80多个小时。她的服务对象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记者媒体、运动员和技术官员。

通过参与亚冬会的志愿服务,陆海月学到了很多。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她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位志愿者的努力都是亚冬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

能够为家乡哈尔滨举办的亚冬会做贡献,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陆海月倍感荣幸。她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青年的形象,因此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热情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

这段亚冬会的志愿服务经历,给陆海月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会永远记得那些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记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长。她说“感谢亚冬会教会我如何以冰为镜,照见集体力量与个体价值的交相辉映。”她表示,在未来她会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正能量,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蔺春辉

 

非常荣幸能够在亚冬会这一大型国际赛事中被选为志愿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随车服务岗位的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在上岗的前一天,我还十分焦虑和紧张,害怕因为一些语言障碍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服务工作。但在正式上岗后,随着对工作流程的熟悉,我逐渐打消了内心的焦虑和怀疑。我发现语言不同并不是交流的阻碍,只要我怀着想要为大家提供帮助的心,始终保持微笑、耐心解答媒体记者们的问题,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

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司机师傅、调度队长和同组的小伙伴们。因为随车岗位的特殊性,有时不能及时回到吃午饭的点位。同车的司机师傅十分照顾我们,会顺带为我们买水和食物,主动联系调度将我们送到相应点位。同组的小伙伴们每日交流协调两个点位间的随车班次,保证将媒体记者们按时送到竞赛场馆。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大家也逐渐熟悉彼此,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每次将媒体记者们顺利送达赛场进行采访报道,我内心满是自豪。每一次的微笑交流,每一次的细心帮助,都让我感受到自己发挥了价值。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赛场上各个国家的运动员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梦想在努力拼搏。这次当我切实参与到赛事的保障服务工作过程中,也更加深切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无国界力量和赛事筹办的不易。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同时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让我明白了奉献的意义。我为能参与其中而骄傲,这段时光将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