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文法学院党委开展学“四史”红色走读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0-12-11    作者:朱伯志     来源:     点击:

12月10日,文法学院党委组织由各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师生骨干代表组成的研学实践组一行14人赴木兰县开展学“四史”暨深入学习抗联精神“红色走读”研学实践活动。

研学实践组成员在见证校县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后,与县委宣传部、教育局、旅游局、老促会等单位的同志代表开展交流座谈,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南丽军教授结合沿途看到的土地上已打包完毕的一垛垛秸秆,对木兰县秸秆无害处理给予认可,表示将带领专业师生深入调研秸秆等相关关生态化利用,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建国乡原副乡长、木兰县旅游局顾问冯宝山自豪的讲述了从发现到发掘再到保护抗联密营的历程以及红色乡村建设的进展。随后,研学组乘车前往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在冯宝山一路生动的讲解中,重温抗联足迹,深入学习抗联精神。冯宝山不时地指着路旁的一处处遗址,如数家珍,从密营建立、发展,抗日战斗,军民关系等方面向我们讲述了鸡冠山的抗联故事。

1936年5月,赵尚志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指战员来到鸡冠山,以鸡冠山为基地建设根据地。在鸡冠山地区开垦700亩荒地,建设19个大窖用于战士生活需要;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构建了傻子庙、三合屯、蒙古山等地下交通站,确保指挥部及时准确收到信息;构建了大转山子、小转山子和簸萁掌指挥中心确保指挥中心安全;构建了卧龙山战地医院;建立四处依托水源的驻兵区。通过鸡冠山军民的艰苦建设,鸡冠山根据地设施日益完备,体系完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也发展到最鼎盛时期,成为下辖11个师,共计6000多人的庞大武装。鸡冠山地区成为北满抗战时期开展游击战的最重要区域之一。

望着路边的遗址,冯宝山老人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抗联战士浴血杀敌的故事:在十八道沟伏击战中,赵尚志将军带领50位战士依托地形优势,歼敌420余人;蒙古山突围战,赵尚志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被敌人发现后与五百多敌人苦战四五个小时后艰难突围;炸毁日军巡逻舰艇、袭击山林队、拐把桥战斗……鸡冠山地区抗联战士与敌人共发生大小战斗89次,留下了大量的战斗遗迹。鸡冠山地区目前发掘出武器、弹药、马具、工具、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六类100余种2万多件抗战用品。木兰地区是一片沾满英雄热血的沃土。现在木兰县委正依托14处遗址构筑一条红色长廊,让人们知道木兰的抗联英雄史,回顾抗联战士浴血奋战、爬冰卧雪、艰苦斗争的场景,激励木兰儿女矢志奋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

指着路边的小村庄,冯宝山老人向我们解读了它们的红色基因。鸡冠山密营基地的抗战胜利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物资帮助和消息传递。为部队送去给养的爱国群众李范、热心支持抗战却被日军杀害的大户项金生一家、关键时刻向抗联战士透漏清剿消息的警察署长高忠歧……木兰人民与抗联早已融为一体。现今木兰县委正依托当地的红色基因开发旅游资源,并开发种植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木耳、西洋参种植园,在让更多人体会鸡冠山抗联事迹的同时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随着东北林业大学和木兰县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校地合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木兰地区的红色资源会得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聆听抗联英雄事迹,探查密营的“红色走读”研学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回程途中,大家还意犹未尽,被冯宝山老人退休后无私奉献精神,被木兰县人的纯朴民风,被这块英雄的热土深深震撼,师生自发的唱起了我《爱你塞北的雪》《我和我的祖国》《南泥湾》《不忘初心》等歌曲,用一首首歌曲抒发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深情。